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不僅是全球主要大國社會經濟發(fā)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和推動力量,也是目前引發(fā)國際關系調整與變遷的關鍵技術因素。中國作為快速崛起的新興大國,已經成為全球推動和引領大數據與互聯(lián)網技術、云計算與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國家。在高鐵、量子通信、超級計算機、5G網絡、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某些領域已經具有相當的領先優(yōu)勢。那么,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究竟有什么紛繁復雜的“前世今生”呢?今天我們就一起打開這扇神秘的大門。
一、解密“大數據”
我們通常將大數據分為三個層次。一是容量很大的數據,比如兩個倉庫都堆滿了很多書,甲倉庫的書全是大學二年級數學教材,乙倉庫的為大學各類教材及其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各類圖書,兩倉庫都滿足了“大”的要求;二是大容量且有用的數據,比如對大學教學來說,肯定上述甲倉庫的書幾乎沒用,而乙能滿足有用的要求;三是從中挖掘核心數據的強大能力,這個需要專業(yè)的技能和應用能力。所以,大數據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數據多,其核心是數據挖掘。挖掘數據則要涉及到云計算。這種如云般運算的能力與強度,實際上就是考驗科技與研發(fā)人員的“認知”水準。
實現(xiàn)數據挖掘,就是要通過對海量數據的交換、選擇、整合和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新的知識,創(chuàng)造新的價值,帶來“大知識”、“大科技”、“大利潤”和“大發(fā)展”。也就是,將海量數據最大化、集約性、多頭性的運用于企業(yè)、社會、生活等等的各個方面,以創(chuàng)造最大的價值。
現(xiàn)代日常生活中能通過物聯(lián)網感知到的被人們稱之為“大數據”的數據,主要是指人類信息交換、存儲、處理三方面能力大幅提升后,人與人、人與物之間所制造的數據,而我們日常概念中的“大數據”卻是很表面的數據,比如說當你揮揮手,幾個簡單的動作可以稱之為表數據,物聯(lián)網能感知;而揮手動作之下,數以億計的宏數據卻不能被感知。表數據構筑起如今的大數據概念,在此基礎之上的物聯(lián)網、算法與人工智能等,能量非常有限。
二、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“非凡”關系
用網絡上一個很形象的解釋就可以說明,如果我們把人工智能看成一個嗷嗷待哺擁有無限潛力的嬰兒,某一領域專業(yè)的海量的深度的數據就是喂養(yǎng)這個天才的奶粉。奶粉的數量決定了嬰兒是否能長大,而奶粉的質量則決定了嬰兒后續(xù)的智力發(fā)育水平。人工智能概念,是60年前提出來的,而前50年其實都是默默無聞的,那為什么現(xiàn)在突然成為熱門話題呢?就是因為人工智能有了喂養(yǎng)他的“靈魂”—大數據。例如有了大數據的量化分析,一個機器人都能給人類看病。我們可能只要把自己的癥狀告訴機器人,然后機器人會從“數據庫”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病情,并給出建議去某項檢查。
再比如,人工智能中的“深度學習”,曾經很老套,但如今很流行,主要是互聯(lián)網信息技術的發(fā)展讓搜集“大數據”由不可能變?yōu)榭赡埽瑱C器訓練才有了足夠多的信息樣本。類似于阿爾法狗的棋步算法、無人駕駛、人臉識別以及網頁搜索等高級應用中用到的高深莫測的“深度學習”、“增強學習”,乃至最具潛力的“對抗學習”都與大數據有關。
總結了這沒么多,我們或許可以得出結論了:可以說正是得益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支持,互聯(lián)網才正在向物聯(lián)網擴展,并進一步升級至體驗更佳、解放生產力的人工智能時代。后人工智能看來是注定要與大數據相伴終生了。
評論